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下发《外汇会计业务手册》部分章节修订稿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0:21:22  浏览:92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下发《外汇会计业务手册》部分章节修订稿的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下发《外汇会计业务手册》部分章节修订稿的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苏州、三峡分行:
《建设银行外汇会计业务手册》从1994年1月1日下发以后,我行外汇会计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为业务的手册化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近年来外汇体制改革相关制度的出台以及《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部分条款的修改,《建设银行外汇会计手册》部分章节已经不能
适应会计的核算需求,亟待修改,1998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的外汇统计指标体系对我行外汇会计科目的修改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遵循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支付结算办法》以及《银团贷款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并借鉴境内外同业对有关业务的核算办法,总行对《建设银行外汇会计手册》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修改。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一、外汇会计制度的修改(见附一)
1.增加一级科目13个,其中:资产类科目7个、负债类科目4个、表外科目2个;
2.修改一级科目8个,其中:资产类科目2个、负债类科目4个、共同类科目2个;
3.删除一级科目7个,其中:资产类科目2个、负债类科目2个、共同类科目3个。
二、外汇会计核算办法的修改(见附二)
1.第二章“国内外汇联行往来”删除,修改为“外汇资金清算往来”;
2.第三章“境外代理行往来”增加境外分账户的核算;
3.第四章“外汇买卖”全章内容修改;
4.第七章“外汇存款”增加7天通知存款相关规定;
5.第八章“外汇贷款”增加银团贷款、“以储顶贷”专项存款转贷款和信用证垫款的核算,修改逾期贷款、催收贷款、境外筹资转贷费的核算;
6.第九章“贸易结算”补充票汇业务核算。
此次修改未涉及的科目与章节,仍按《建设银行外汇会计业务手册》执行。请各行认真做好《建设银行外汇会计业务手册》的调整工作,保证外汇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 外汇会计科目及科目使用说明
一、新的外汇会计科目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 | |1.资产类 | |
|---|----|-----------------|-----|
| | |(11)现金 | |
|---|----|-----------------|-----|
|1 |1110|现金 | |
|---|----|-----------------|-----|
|2 |1120|运送中现金 | |
|---|----|-----------------|-----|
| | | | |
|---|----|-----------------|-----|
| | |(12)存放同业 | |
|---|----|-----------------|-----|
|3 |1210|存放境外同业 | |
|---|----|-----------------|-----|
|4 |1211|有息存放境外同业 | |
|---|----|-----------------|-----|
|5 |1220|存放总行资金(分行专用) | |
|---|----|-----------------|-----|
|6 |1222|存放分行资金(辖内分支行专用) | |
|---|----|-----------------|-----|
|7 |1230|存放境内同业 | |
|---|----|-----------------|-----|
|8 |1231|存放境内同业定期 | |
|---|----|-----------------|-----|
|9 |1240|存放代理人民银行准备金(总行专用)| |
|---|----|-----------------|-----|

|10 |1241|存放总行准备金(分行专用) | |
|---|----|-----------------|-----|
|11 |1242|存放分行准备金(辖内分支行专用) | |
|---|----|-----------------|-----|
|12 |1250|存出保证金 | |
|---|----|-----------------|-----|
| | | | |
|---|----|-----------------|-----|
| | |(13)同业拆出 | |
|---|----|-----------------|-----|
|13 |1310|系统内借出资金 |修改科目 |
|---|----|-----------------|-----|
|14 |1320|境外同业拆出 | |
|---|----|-----------------|-----|
|15 |1330|境内同业拆出 | |
|---|----|-----------------|-----|
|16 |1340|拆放金融性公司 | |
|---|----|-----------------|-----|
|17 |1350|辖内行借出资金 |新增科目 |
|---|----|-----------------|-----|
| | | | |
|---|----|-----------------|-----|
| | |(14)证券和票据 | |
----------------------------------

续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18 |1410|短期投资 | |
|---|----|-----------------|-----|
|19 |1420|买入外币票据 | |
|---|----|-----------------|-----|
| | | | |
|---|----|-----------------|-----|
| | |(15)应收款项 | |
|---|----|-----------------|-----|
|20 |1510|应收同业拆出利息 | |
|---|----|-----------------|-----|
|21 |1511|应收转贷款利息 | |
|---|----|-----------------|-----|
|22 |1520|应收贷款利息 | |
|---|----|-----------------|-----|
|23 |1530|期收外汇 | |
|---|----|-----------------|-----|
|24 |1540|其他应收款 | |
|---|----|-----------------|-----|
|25 |1541|进口信用证垫款 |新增科目 |
|---|----|-----------------|-----|
|26 |1550|催收贷款利息 | |
|---|----|-----------------|-----|
| | | | |
|---|----|-----------------|-----|
| | |(16)应收承兑或议付款 | |
|---|----|-----------------|-----|
|27 |1610|应收信用证出口款项 | |
|---|----|-----------------|-----|
|28 |1620|应收托收款项 | |
|---|----|-----------------|-----|
|29 |1630|应收进口保证款项 | |
|---|----|-----------------|-----|

|30 |1640|应收进口代收款项 | |
|---|----|-----------------|-----|
|31 |1650|应收国内外汇托收款项 | |
|---|----|-----------------|-----|
|32 |1660|收到国内代收外汇单证 | |
|---|----|-----------------|-----|
| | | | |
|---|----|-----------------|-----|
| | |(17)贷款 | |
|---|----|-----------------|-----|
|33 |1710|进口押汇 | |
|---|----|-----------------|-----|
|34 |1711|出口押汇 | |
|---|----|-----------------|-----|
|35 |1720|票据贴现 | |
|---|----|-----------------|-----|
|36 |1730|短期外汇贷款 | |
|---|----|-----------------|-----|
|37 |1731|长期外汇贷款 | |
|---|----|-----------------|-----|
|38 |1740|商业借款转贷款 | |
|---|----|-----------------|-----|
|39 |1741|买方信贷转贷款 | |
|---|----|-----------------|-----|
|40 |1742|外国政府借款转贷款 | |
|---|----|-----------------|-----|
|41 |1743|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 | |
|---|----|-----------------|-----|
|42 |1744|发行外汇债券转贷款 | |
|---|----|-----------------|-----|
|43 |1750|委托分行专项贷款(总行专用) | |
|---|----|-----------------|-----|
|44 |1751|委托分行贷款(总行专用) | |
|---|----|-----------------|-----|
|45 |1752|委托分支行贷款(分行专用) | |
|---|----|-----------------|-----|
|46 |1760|委托贷款 | |
----------------------------------

续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47 |1761|转贷银团贷款 |新增科目 |
|---|----|-----------------|-----|
|48 |1762|“以储顶贷”专项存款转贷款 |新增科目 |
|---|----|-----------------|-----|
|49 |1770|融资租赁贷款 | |
|---|----|-----------------|-----|
|50 |1780|催收贷款 | |
|---|----|-----------------|-----|
|51 |1781|逾期贷款 |新增科目 |
|---|----|-----------------|-----|
| | | | |
|---|----|-----------------|-----|
| | |(18)固定资产 | |
|---|----|-----------------|-----|
|52 |1810|固定资产 | |
|---|----|-----------------|-----|
|53 |1811|累计折旧 | |
|---|----|-----------------|-----|
|54 |1812|固定资产清理 | |
|---|----|-----------------|-----|
| | | | |
|---|----|-----------------|-----|
| | |(19)其他资产 | |
|---|----|-----------------|-----|
|55 |1910|信托资产 | |
|---|----|-----------------|-----|
|56 |1920|长期投资 | |
|---|----|-----------------|-----|
|57 |1930|无形资产(海外分行专用) | |
|---|----|-----------------|-----|
|58 |1940|递延资产 | |
|---|----|-----------------|-----|
|59 |1950|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 |
|---|----|-----------------|-----|

|60 |1960|拨付所属外汇营运资本金 | |
|---|----|-----------------|-----|
|61 |1990|发行外汇债券折价 |修改科目 |
|---|----|-----------------|-----|
|62 |1991|购入债券溢价 |新增科目 |
|---|----|-----------------|-----|
|63 |1992|待处理偿债物 |新增科目,|
| | | |暂不使用 |
|---|----|-----------------|-----|
| | | | |
|---|----|-----------------|-----|
| | |2.负债类 | |
|---|----|-----------------|-----|
| | |(21)外汇储蓄存款 | |
|---|----|-----------------|-----|
|64 |2110|外汇活期储蓄存款 | |
|---|----|-----------------|-----|
|65 |2111|外汇定期储蓄存款 | |
|---|----|-----------------|-----|
| | | | |
|---|----|-----------------|-----|
| | |(22)单位外汇存款 | |
|---|----|-----------------|-----|
|66 |2210|单位活期外汇存款 | |
|---|----|-----------------|-----|
|67 |2211|单位定期外汇存款 | |
|---|----|-----------------|-----|
| | | | |
|---|----|-----------------|-----|
| | | | |
|---|----|-----------------|-----|
| | |(23)同业存款 | |
|---|----|-----------------|-----|
|68 |2310|同业活期外汇存款 | |
----------------------------------

续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69 |2311|同业定期外汇存款 | |
|---|----|-----------------|-----|
|70 |2320|分行活期外汇存款(总行专用) | |
|---|----|-----------------|-----|
|71 |2321|分行定期外汇存款(总行专用) | |
|---|----|-----------------|-----|
|72 |2330|辖内行活期外汇存款(分行专用) | |
|---|----|-----------------|-----|
|73 |2331|辖内行定期外汇存款(分行专用) | |
|---|----|-----------------|-----|
|74 |2340|代理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总行专用)| |
|---|----|-----------------|-----|
|75 |2341|分行准备金存款(总行专用) | |
|---|----|-----------------|-----|
|76 |2342|辖内行准备金存款(分行专用) | |
|---|----|-----------------|-----|
| | | | |
|---|----|-----------------|-----|
| | |(24)其他存款 | |
|---|----|-----------------|-----|
|77 |2410|贷款转存款 | |
|---|----|-----------------|-----|
|78 |2420|存入保证金 | |
|---|----|-----------------|-----|
|79 |2430|信用卡备用金 | |
|---|----|-----------------|-----|
|80 |2440|临时存款 | |
|---|----|-----------------|-----|

|81 |2462|“以储顶贷”专项存款 |新增科目 |
|---|----|-----------------|-----|
| | | | |
|---|----|-----------------|-----|
| | |(25)同业拆入 | |
|---|----|-----------------|-----|
|82 |2510|系统内借入资金 |修改科目 |
|---|----|-----------------|-----|
|83 |2520|境外同业拆入 | |
|---|----|-----------------|-----|
|84 |2530|境内同业拆入 | |
|---|----|-----------------|-----|
|85 |2540|金融性公司拆入 | |
|---|----|-----------------|-----|
|86 |2550|辖内行借入资金 |新增科目 |
|---|----|-----------------|-----|
| | | | |
|---|----|-----------------|-----|
| | |(26)应付款项 | |
|---|----|-----------------|-----|
|87 |2610|应付定期存款利息 | |
|---|----|-----------------|-----|
|88 |2611|应付同业拆入利息 | |
|---|----|-----------------|-----|
|89 |2612|应付境外借款利息 | |
|---|----|-----------------|-----|
|90 |2613|应付债券利息 | |
|---|----|-----------------|-----|
|91 |2620|代收委托贷款利息 | |
|---|----|-----------------|-----|
|92 |2630|期付外汇 | |
|---|----|-----------------|-----|
|93 |2640|其他应付款 | |
|---|----|-----------------|-----|
|94 |2650|待转营业收入 |修改科目 |
|---|----|-----------------|-----|
|95 |2660|汇入汇款 | |
|---|----|-----------------|-----|
|96 |2670|汇出汇款 |修改科目 |
|---|----|-----------------|-----|
| | | | |
----------------------------------

续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 | |(27)应付承兑或议付款 | |
|---|----|-----------------|-----|
|97 |2710|代收信用证出口款项 | |
|---|----|-----------------|-----|
|98 |2720|代收托收款项 | |
|---|----|-----------------|-----|
|99 |2730|应付进口保证款项 | |
|---|----|-----------------|-----|
|100|2740|应付进口代收款项 | |
|---|----|-----------------|-----|
|101|2750|发出国内外汇托收单证 | |
|---|----|-----------------|-----|
|102|2760|应付国内代收外汇款项 | |
|---|----|-----------------|-----|
| | | | |
|---|----|-----------------|-----|
| | |(28)外汇借款 | |
|---|----|-----------------|-----|
|103|2810|境外商业借款 | |
|---|----|-----------------|-----|
|104|2820|买方信贷借款 | |
|---|----|-----------------|-----|
|105|2830|外国政府借款 | |
|---|----|-----------------|-----|
|106|2840|国际金融组织借款 | |
|---|----|-----------------|-----|
|107|2850|发行外汇债券 | |
|---|----|-----------------|-----|
|108|2851|发行外汇债券溢价 |修改科目 |
|---|----|-----------------|-----|

|109|2852|购入债券折价 |新增科目 |
|---|----|-----------------|-----|
| | | | |
|---|----|-----------------|-----|
| | |(29)其他负债 | |
|---|----|-----------------|-----|
|110|2910|代理贷款资金(分行专用) | |
|---|----|-----------------|-----|
|111|2911|借入总行资金(分行专用) | |
|---|----|-----------------|-----|
|112|2912|借入分行资金(辖内行专用) | |
|---|----|-----------------|-----|
|113|2920|委托贷款资金 | |
|---|----|-----------------|-----|
|114|2930|信托负债 | |
|---|----|-----------------|-----|
|115|2940|外汇买卖损失准备 | |
|---|----|-----------------|-----|
|116|2950|应结汇款项 | |
|---|----|-----------------|-----|
|117|2961|银团贷款资金 |新增科目 |
|---|----|-----------------|-----|
|118|2990|呆账准备金 | |
|---|----|-----------------|-----|
|119|2991|坏账准备金 | |
|---|----|-----------------|-----|

|120|2992|投资风险准备金 | |
|---|----|-----------------|-----|
| | | | |
|---|----|-----------------|-----|
| | | | |
|---|----|-----------------|-----|
| | |3.权益类 | |
|---|----|-----------------|-----|
|121|3110|上级拨入外汇营运资本金 | |
|---|----|-----------------|-----|
|122|3120|外汇营运资本金(总行专用) | |
|---|----|-----------------|-----|
|123|3130|资本公积金(海外分行专用) | |
----------------------------------

续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124|3140|盈余公积金(海外分行专用) | |
|---|----|-----------------|-----|
|125|3150|本年利润 | |
|---|----|-----------------|-----|
|126|3160|利润分配 | |
|---|----|-----------------|-----|
| | | | |
|---|----|-----------------|-----|
| | |4.共同类 | |
|---|----|-----------------|-----|
|127|4110|外汇清算资金往来 |修改科目 |
|---|----|-----------------|-----|
|128|4310|内部往来 | |
|---|----|-----------------|-----|
|129|4410|外汇调整(总行专用) | |
|---|----|-----------------|-----|
|130|4411|经营套汇 | |
|---|----|-----------------|-----|
|131|4412|代客套汇 | |
|---|----|-----------------|-----|
|132|4413|结售汇 |修改科目 |
|---|----|-----------------|-----|
|133|4414|外汇兑换 | |
|---|----|-----------------|-----|
|134|4510|预拨费用 | |
|---|----|-----------------|-----|
| | | | |
|---|----|-----------------|-----|
| | |5.损益类 | |
|---|----|-----------------|-----|
|135|5110|利息收入 | |
|---|----|-----------------|-----|
|136|5111|同业往来利息收入 | |
|---|----|-----------------|-----|
|137|5120|手续费收入 | |
|---|----|-----------------|-----|

|138|5121|其他营业收入 | |
|---|----|-----------------|-----|
|139|5122|外汇买卖收益 | |
|---|----|-----------------|-----|
|140|5123|投资收益 | |
|---|----|-----------------|-----|
|141|5124|营业外收入 | |
|---|----|-----------------|-----|
|142|5210|利息支出 | |
|---|----|-----------------|-----|
|143|5211|同业往来利息支出 | |
|---|----|-----------------|-----|
|144|5220|手续费支出 | |
|---|----|-----------------|-----|
|145|5221|营业费用 | |
|---|----|-----------------|-----|
|145|5222|税金支出(海外分行专用) | |
|---|----|-----------------|-----|
|146|5223|其他营业支出 | |
|---|----|-----------------|-----|
|147|5224|外汇买卖损失 | |
|---|----|-----------------|-----|
|148|5225|营业外支出 | |
|---|----|-----------------|-----|
| | |6.表外科目 | |
|---|----|-----------------|-----|
|149|601 |境外开来信用证 | |
|---|----|-----------------|-----|
|150|602 |收到保函 | |
|---|----|-----------------|-----|
|151|603 |开立保证凭信 | |
|---|----|-----------------|-----|
|152|604 |代保管有价证券及票据 | |
----------------------------------

续表
----------------------------------
|序号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备 注 |
|---|----|-----------------|-----|
|153|605 |重要空白凭证 | |
|---|----|-----------------|-----|
|154|606 |外汇额度 | |
|---|----|-----------------|-----|
|155|607 |利率掉期协议 | |
|---|----|-----------------|-----|
|156|608 |货币掉期协议 | |
|---|----|-----------------|-----|
|157|609 |远期利率协议 | |
|---|----|-----------------|-----|
|158|610 |期货协议 | |
|---|----|-----------------|-----|
|159|611 |期权协议 | |
|---|----|-----------------|-----|
|160|612 |待收委托贷款利息 | |
|---|----|-----------------|-----|
| | | |新增科目,|
|161|613 |远期结售汇 | |
| | | |暂不使用。|
|---|----|-----------------|-----|
| | | |新增科目,|
|162|614 |担保物 | |
| | | |暂不使用。|
----------------------------------
二、一级外汇会计科目变动
1.增加科目
-------------------------
|科目代号| 科 目 名 称 |科目性质|
|----|-------------|----|
|1350|辖内行借出资金 |资产类 |
|----|-------------|----|
|1541|进口信用证垫款 |资产类 |
|----|-------------|----|
|1761|转贷银团贷款 |资产类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从“过劳死”漫谈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用科学发展观反省人力资源“强化”管理

张喜亮


一、过劳致死的社会原因之思考

  偶读韩国之报道,全世界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当属中国,年均过劳致死约60万人,知识分子的寿命十年来缩短了6岁。零点调查&指标数据于2005年9月利用电话、约访、mail、传真等多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城市对跨国企业员工进行的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的跨国企业员工中,逾90%的员工都有“过劳”现象,5%的员工具有10项以上的症状,随时可能结束生命。这些数字的真伪不得而知,但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过劳致死的事件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清华大学的两位教师因为过度劳累而相继辞世,后来又有上海的陈逸飞先生过劳致死,又闻北京的出租司机猝死,广东某女工连续做工几十个小时而猝死,何为员工过劳而死,演艺名星过劳而死或不寿而终者亦非罕见。遍查网报,过劳之死者似乎没有明显的行业特点,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官员、有脑力劳动者也有体力劳动者,还有自由职业者,教授、博士“无因”自尽等等不乏报端。
  这些人猝死的原因,也许会有很多的解释,比如身体健康不佳、个人心理素质问题等等。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这些人大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而其高度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压力过大。北京出租汽车司机,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在12个小时以上,每星期几乎就没有正常休息的时间。这样的工作强度就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多见的。知识分子的情况就更是如此了,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他们承担着良知和道德的重压,有的高校教师不堪重负自绝生命。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无不是在精神的或身体的或兼而有之的某种高度压力之中,就是那些公务员和企业管理者们也无几不是处于这样的状态。据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国人有约1600万的人处于某种精神病症的状态,且有60%未曾接受过任何心理治疗。
  过劳致死的事件并非主要是死者个人的原因,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从科学的发展观着眼,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新审视社会文化建设。曾几何时,似乎全社会都鼓吹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竞争优势等等,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忽视和漠视人性的潜意识之反映。这种观点波及到企业等各种用人单位中,就是为追求金钱效益而不惜人力,长期以来,我们的人力价值被严重低估。回想当年,党中央、国务院既定改革目标是改革那些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环节;可是,在实施改革的时候我们似乎是在绞尽脑汁地采取各种手段改革生产力:不思从提高管理水平和改进技术素质方面推动发展,不思群策群力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来实现单位的进步,却专注于迫使职工服从和几乎是无节制地降低人工成本,从推销满负荷工作法到超负荷工作。劳动强度不断加大,不顾职工的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一味地实行“强权”管理:甚至提出口号:“今天不拼命干工作明天即拼命找工作”、“进了厂门放下一切自由”,实施所谓看似合理的“末位淘汰”等等,这些几乎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这不能不说是造成过劳致死的重要原因。
  过劳死(karoshi)这个名词见于2002年的牛津网上英语辞典,源于日语,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多年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二、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源理念是预防过劳死的根本

  竭泽而渔只能是一时之利,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避免过劳致死必须建立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第一,预防过劳致死就要在全社会倡导人本至上观。
  物质是基础但社会毕竟是人的组织,人的组织就必须以人为本。所谓人本至上,是相对于物质至上而言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的本性、人的文明出发思考问题,而非物质的最大化。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惜民力,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要懂得“仁者爱人”。中国确实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这不能是把全社会的人按照权力和金钱的标准地割裂开来的理据。物欲横流并非英雄本色,人欲文明才是天理的映照。从人的本性而言,他人的生存正是自己生存和生存意义的前提,这是人的社会性之本质所决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既是我们重塑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也是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和谐社会是充满着诚信友爱和活力的社会,是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本至上的观念将不再使人们之间产生极度紧张的关系,心理的健康和生理的平衡,使工作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愤闷。
  第二,预防过劳致死要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
  所谓科学发展观应当是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发展我们社会,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理性地遵从规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真正进步的基础。如果人的发展是畸型的,即没有仁爱之心,那么,社会就必然是充斥着敌意和争斗。那种不顾他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而有意或无意地强迫他人的行为,那种歇斯底里地把职工当成螺丝钉所谓“强化”管理的行为,其实主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使然。“强化”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压力之中。那些官员和一些管理者们,心理的高度紧张和失控的现象,其中不无“强化”自己和他人的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古有人云:修身养性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的发展在于人民的幸福,如果没有人民的幸福就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而幸福不只是物欲一个方面,常言道:没有钱是不能的,但是,钱也绝对不是万能的。当我们能够按照人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来设计我们的管理制度,就不至于出现过劳致死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之发展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其中绝对没有以人的过劳而死积累财富的涵义。
  第三,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加大劳动强度这样一条路。
  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在于劳动效率,提高劳动效率有很多的方法,无论哪种办法都比加大职工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来得更有效果。延长工时且拒绝依法支付延长工时费用。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承担着法律制裁的风险,另一方面劳动者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工作,其效率也不会很高。在培训职工技能和改进技术设备等方面做些努力,就能够持续而稳定地提高劳动效率;在均衡安排生产方面做些努力就不至于大量延长工时;注意减少浪费和节约开支,就不在于支付不起必要的延长工时费。还有,一些单位假强化管理之名,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严格考勤,甚至加大罚款力度,以罚款来实现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这些与管理的内涵相去甚远了。其实,如果用人单位能够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而综合运用多种工时制度,就可以大大减少管理的成本。综合运用多种工时制度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还可以赢得职工的赞誉,使职工在有效的工作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职工参与管理,也是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好办法。相反,一味地所谓强化管理,职工在高度疲劳的状态下工作,一旦出现伤亡事故,所造成的声誉和经济等方面的损害,是那些“强化”手段所产生的所谓效益无法抵折的。
  第四,预防过劳致死的外力手段就是执法必严。
  导致劳动者过劳致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而政府职能部门实际上对此也采取了不告不理或甚至文过饰非的态度。劳动法律就这样被束之高阁。出租司机的劳动时间严重超标的问题,路人皆知,何以不能得到解决。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过劳致死事件了。政府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的监管应当不折不扣,自劳动法赋予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至今国务院终于颁布了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之。完善劳动法律还应当赋予劳动者拒绝“过劳”的权利。时逢世界经济危机,藉此提升技术水平、保障休息权、减轻劳动强度,不失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尊重人权的明智选择。这也是亡羊补牢、避免过劳致死之有效的办法。
  第五,预防过劳致死还需建立职工压力援助制度。
  社会处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出现和各种冲突的产生也是在所难免的。物欲横流、生活奢靡,难免使人们迷失心智;以获得最多的物质财富为硬道理,便忘记了生活本身的真正意义。经济危机的来临将使人们的心理压力剧增,过劳的个人冲动或许会被激发出来。所以,预防过劳致死还需要在社会和单位中建立职工心理压力的援助制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新加坡社会也是处于转型时期,针对这样的情况,各NGO组织多设立了心理辅导机构,新加坡职工总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职工进行心理辅导援助,国家主办的社会心理辅导机构也比较发达。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批示,“完善工会领导的职工维权机制很重要”。工会应当依法承担起职工维权的职责,辅导职工学会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减轻职工工作压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结束语: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能够以法律和道德的手段调适利益冲突的社会,道德的观念应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贯彻。首先应当是领导和管理阶层必须树立人本至上的道德意识,这一点,在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更显得重要。出现那么多的过劳致死的事件,不能不警醒我们的社会认真反省道德的缺失。科学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之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从科学发展观认识我们的社会,必须摒弃物欲横流的腐朽思想、塑造人本至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008.11)




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83号



  《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办法》已经2005年11月21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罗清泉

               二○○五年十二月三日


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属于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遵循无偿、公开救助的原则。流浪乞讨人员是否接受救助应尊重本人意愿。


  第三条 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教育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正常生活状态,依靠自身诚实劳动谋生的责任。基层组织应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存、生活中的重大困难问题;监护人和其他家庭成员应尽赡养、抚(扶)养义务;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赡养人和抚(扶)养人的,政府应当予以安置。


  第四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救助站)的设立、变更、撤销由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民政部门备案。不设救助站的地方,应有专人负责救助管理工作。各级救助站的设立及其人员编制配备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救助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救助工作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安置流浪乞讨人员。各有关部门应当各司其责,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将救助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年实际救助情况,及时拨付资金保障救助工作的必要开支和救助站的正常运转。未设立救助站的地方,财政部门应安排临时救济专项资金,用于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站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福利资金可用于救助。


  第七条 公安、城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告知其到救助站求助;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人,公安机关应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社区居委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应进行教育、劝返工作。


  第八条 卫生部门负责接收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和传染病患者到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医疗费用从各级安排的城乡特困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中解决。
  公安、城管部门发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有危重病人、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的,应及时通知医疗机构实施救治。


  第九条 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救助站提出的受助人员进出站(港)、乘车(船)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十条 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主管救助站,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督救助站执行、落实有关救助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措施;
  (二)指导、检查救助工作;
  (三)对救助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四)调查、处理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问题;
  (五)为救助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工作条件,帮助解决救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六)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 市(自治州,下同)以上救助站应当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负责救助教育流浪儿童。


  第十二条 码头、车站及其他流浪乞讨人员活动较多的公共场所,应协助救助站在显著位置设置引导牌,标明救助站所在位置及联系电话。救助站对外公开的联系电话24小时应有人接听。


  第十三条 求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救助站不予救助:
  (一)拒不提供真实情况的(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的除外);
  (二)求助人员一年内已被同一救助单位救助三次以上的。


  第十四条 救助站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求助人员,使用文明规范语言。经仔细询问后,让求助人员如实填写《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登记表》,求助人员不能填写登记表的,工作人员应按求助人员口述情况代其如实填写。
  属于救助对象的,救助站应及时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工作人员应耐心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并给予书面答复。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第十五条 受助人员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交由救助站保管(生活必需品除外),在受助人员离开时归还。有条件的地方,可给受助人员换上印有“救助”字样的服装。


  第十六条 救助站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将在站内突发疾病的受助人员及时送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船)凭证。凭证加盖“不准买卖”印章。



  第十七条 救助站应当为受助人员提供一日三餐伙食,伙食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受助人员必须按性别分室居住,老人、儿童应与其他受助人员分室居住,并原则上实行单人床铺。


  第十八条 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孕妇、老年人,应当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并给予必要的保护。
  受助人员中患有精神病可能对其他救助对象安全构成危害的,可以对其实行约束性管理。


  第十九条 根据受助人员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救助期限的,应报主管救助站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救助站应对受助人员进行预防传染性疾病和讲究卫生的宣传教育,保持室内卫生、整洁,使用的餐具应及时清洗、消毒。发现受助人员中有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应及时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第二十一条 救助站应当加强治安保卫工作,保障受助人员的人身和物品安全;制定消防事故紧急处理预案,按消防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加强救助管理设施设备及车辆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第二十二条 受助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救助站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二)不得辱骂、殴打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助人员;
  (三)不得破坏救助设施,毁坏、盗窃公共财物;
  (四)不得无理取闹、扰乱救助工作秩序。


  第二十三条 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工作人员,救助单位不得限制其离开,但受助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的,须经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其离开,并经救助单位同意。


  第二十四条 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适时结束救助:
  (一)能够自行返回本人住所地或所在单位的,由其亲属或所在单位寄路费返回;
  (二)对受助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久不接回的,派人护送返回;
  (三)本人不愿自行返回,其亲属或所在单位也拒不接回,但能查明户籍所在地或住所地的,通知流出地民政部门接回,或由流入地救助机构送交流出地民政部门;
  (四)对于无法查明户籍所在地和住所地、也无法查明亲属和所在单位的,由救助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及时安置。待安置的受助人员在站内滞留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第二十五条 受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救助站应立即终止救助:
  (一)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救助的;
  (二)受助人员不事先告知救助站而擅自离站的;
  (三)受助人员救助期满,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


  第二十六条 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时,应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 对于受助人员在救助站内及接送途中死亡的,应查明原因并做好详细记录。属于正常死亡的,由医院出具死亡证明,并及时通知其亲属或所在单位以及流出地民政部门,无法通知的,向当地民政部门备案;属于非正常死亡的,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第二十八条 接送受助人员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对于不能自行返回、久不接回的受助人员实行受助人员户籍所在地负责接回或相邻地区就近接送的办法;
  (二)省内跨市的接送工作由市救助站承担(咸宁市由咸安区救助站负责,恩施自治州由恩施市救助站负责),市救助站负责护送到县民政部门,县民政部门或救助站送至户籍所在地或住所地;
  (三)跨省的接送工作由省民政部门按照分片负责的原则予以确定,负有跨省接送受助人员责任的救助站,应认真履行接送职责。


  第二十九条 救助工作人员应当具有承担救助工作的相应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并遵守以下工作守则:
  (一) 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
  (二) 不准打骂、体罚或者虐待受助人员;
  (三) 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
  (四) 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
  (五) 不准扣压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
  (六) 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
  (七) 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
  (八) 不准在工作期间饮酒;
  (九) 不准调戏妇女。


  第三十条 救助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班至少应配2名工作人员。女性受助人员由女性工作人员负责管理。


  第三十一条 救助经费、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做到手续齐全、帐目清楚。


  第三十二条 救助站应将受助人员入站、离站、获得救助等情况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并妥善管理。档案管理年限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救助工作应接受社会监督。救助站应在显著位置设立投诉箱,并公告当地民政部门的投诉电话。救助站不依法履行救助职责的,求助人员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民政部门应当责令救助站及时提供救助,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十四条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和到救助站寻求救助的人员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或者有其他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对有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受助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及时制止,并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不服从批评教育的,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被救助人员的抚(扶)养人、赡养人、法定监护人或其所属单位、基层自治组织拒不接收被救助人员的,责令其改正,并视情节对责任人予以批评教育、行政处分。
  有关部门和救助站工作人员在救助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救助站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 条本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